【宫老师的话】我们从去年开始关注和帮助地处拉萨郊区的扎西儿童之家,初步解决了眼前的吃饭穿衣的问题,但是要从长远来看,这里的基本条件需要得到改善。扎西院长正在努力,已经有了不小的成果,但是,他的愿望的实现,还需要得到我们的帮助。
最近,两个南京的大学生志愿者来到这个儿童之家,事后给我发来了他们写的观感,从中可以感受到这里多么需要得到帮助。
两个90后眼中的扎西儿童之家
南京理工大学学生 伴月 曹艾
去拉萨之前,听宫老师说,那边有个扎西儿童之家,如果有时间,叫我去看看那里的孩子们,其中不少是孤儿、弃儿。
我们到拉萨的第三天下午见到丹增后才知道,原来扎西儿童之家在一个很偏僻的地方,是拉萨的乡下。我这才想到,扎西儿童之家的房子是要钱的,城里的房价太贵了。
车子一到便看见这个家生活的压力。儿童之家就如同一个家,就是扎西一个人养了一大帮孩子的一个家。有二十多个孩子,吃饭要二十多碗那么大的锅,住宿要那么大的地方,那么多的被子,还有书本,衣服,还要有玩具,要教育,水电都要钱,孩子如果生病了……
站在院子里,丹增说: “就是靠院长自己在外面做一些导游的工作来赚钱,现在有一些人捐赠帮忙,已经好点了,但是压力还是很大,如果孩子生病了,很麻烦。因为他们一起睡在一个小小的房间里面,比如说感冒,会一个传一个,就很麻烦”。
不大的院子,孩子们在户外的高一些的土台子上面看着书,坐着玩耍。我们走上去,有几个在玩的还不好意思的念起书来。看起来心情都很好,不自卑。他们都很害羞,却很快乐,嘴角会一直笑着。
我和曹艾走到了屋里,去问候院长。义工请我们喝酥油茶,问起来才知道义工是院长自己的亲戚,过来帮忙,实在是善良。
问丹增和院长,小孩子都是怎么来的。他们说,开始的时候是在工作的路上看到的,贫困的地方养不起生下来的孩子,就领到家里来了,后来有的就是别人放在家门口的。现在,还常有孩子被送到这里。
出来客厅,有个看起来三四岁的小男孩在看电视,我一靠近,他便一头笑着飞奔到了外面院子,藏在看书的一个大约看起来九岁的女孩身后,靠着女孩。女孩子很老练的抱起他,抬起头来不好意思的看着我笑,小男孩看着女孩,看我们,又低头又一下把眼睛飘过来。小男孩对那个女孩有如同姐姐妈妈的依赖,他们彼此是真的幸福成长着,有家有依靠。女孩子看起来很聪明,不好意思的看着我,又低头慢慢的嘴里轻轻唱着什么,仔细一听是“伤不起~真的伤不起”。她在努力表达她懂的汉语。我平常都是很讨厌这首歌的,从来没有这么感谢过这个歌的传播效应。我大声接着她唱,她又害羞低头摸男孩的头。
我们站久了,孩子们好像也习惯了,还有几个在院子里玩耍,那天下了小小的雪,下着雪好像也不冷,我们也不觉得冷。
我想大的孩子他们自己多少是知道的,却如同在家里的小孩子一样,没有悲伤,没有自己是被遗弃的悲伤,也不知道自己身后面临的压力。
到了放晚饭的时候,小孩子都冲进了厨房,我们敲门进去,大家在不平的地上,端着各种样子的碗吃。三四岁的小孩子也熟练但是别扭地自己拿着碗吃面。一个头发乱乱的小女孩吃完,很快的走到院子里把碗洗干净放好。他们都在努力地自己照顾自己。
在这些孩子现在幸福快乐的表情后面,我们却感受着阵阵的心痛。二十多个孩子,每天每夜都挤在一个小平台上面睡觉。我偶尔坐过很长时间的火车硬座,在车上的挤和气味让我数着时间等到站,希望能够呼吸新鲜空气和伸直手脚。他们每天晚上睡的不是那个硬座的座位,是如同那个硬座下面睡满人的拥挤过道,要这样度过一年又一年,没有希望去祈求快点到终点,找个地方伸直手脚。没有对应的书桌,照顾的人手和地方不够,还有资金的缺乏等等那么多的问题,我不知道孩子们能得到什么,但是我只是觉得那样的环境我们大家明明能够去改变。
令人欣慰的是,这个儿童之家正在建设新的房子,虽然资金还没有全部落实,工程已经可以看到规模了。院长说,现在最着急的是缺少新房子里面的家具和用品,没有床柜被褥,房子建好了也没法让孩子们住进去。
我们心想,一定要让很多很多的好心人知道这里的事,大家一定会来帮帮他们,帮帮这些非常需要帮助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