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曲珍故事 > 详细内容
曲珍小记(思依)
发布时间:2009/9/22  阅读次数:3270  字体大小: 【】 【】【

小   序
——蓝爸爸

       看到了思依的《曲珍小记》,仿佛又一次走进了曲珍的那个小院。那一张张泛着高原红的脸庞,那一双双透着纯净、明亮的眼睛,又一次浮现在眼前。
       从这篇文章和图片中,我看到了小旦珍可爱的模样,特别喜欢那对大大的眼睛,这是个讨人爱的小家伙,能有了思依这样的助养人真得很让人欣慰。但是最打动我心的就是那张孩子们穿着彩虹般雨衣放学回家的照片,它让我有了流泪的冲动,为了孩子们曾经的遭遇,也为了孩子们今天的生活,虽然还不算是很好,但到底还是在一天天完善和进步的。
       我知道和认识曲珍已经有两年了,在这两年里,我用自己的眼睛目睹了曲珍在诸如格桑、丹增、思依等等众多充满爱心的人士的努力下,从孩子们的生活水平、状况到各类资助款项的管理,等等,都变得井井有条、蒸蒸日上。
       虽然曾经经历过艰辛,虽然曾经经历过苦难,但我坚信,只要大家都伸出手来,这些孩子们和曲珍的未来都将是美好灿烂的。

【本文图文由上海思依提供】

       没想到,居然那么快地就有了看看“曲珍”、特别是见见小索朗旦珍的好机会。

       到达拉萨的第一刻,就不停地盘算如何寻着地图找到“曲珍孤儿院”。于是电话找了联系人但增喇嘛,又得到了格桑老师的号码,想凭着下载的地图总该万无一失了吧。可没想,语言不通倒是成了大碍了。沿着泥泞的小路,跟着地图穿街走巷,足象在地道战中迷昏了的鬼子,绕得头昏脑涨,也无法让路人明白我想寻什么地方,因为曲珍小院是没有门牌号的。曲离拐弯地闯到一院中,院里两楼的好心男主人下得楼来,尽管语言不通,但从肢体语言的沟通来看,他是自愿做“王小二”了。随着他,又拐回了原先问过路的小杂货店,好在有年青姑娘能听得懂些汉语,于是拨通了格桑老师的电话,让她们直接沟通。然后又被好心人带进了一片泥地,迎面而来的是几头老黄牛,满地湿滑的青杂草,间或地是一砣砣牛粪蛋。这片极其原生态的草地就是拉萨城西北角大片的著名的拉鲁湿地,远远地衬着面容僵硬的拉鲁山。

         好不容易地来到一扇铁门前,好心人拍门却不见门开,又聚来零星路人。小孩笑着说:那是曲珍的后院门。又电格桑老师,说是去借后门钥匙去了。心想:这一遭莫不是要走后门了?正想着,看似小孩爷爷的又一好心人自告奋勇地要带通往前门的路,于是谢别好心人,给了孩童大白兔以示感谢,伴着他的甜笑,跟着老先生径直而前。绕来绕去,终于峰回路转地来到正路,远远地见一中年女子在一院门外迎笑而立。这便真的到曲珍了。

         走进院,与网上的照片有些不同,是感觉小了点吧。被引进屋子,告之格桑老师我的来意,她淳淳地笑着,纯朴的眼角露出几丝沧桑的早皱。

       一会儿小旦珍被抱了进来,黑瘦的小丫头。我赶紧上前,用不标准的抱姿引她入怀,起先她是开心的,可一会儿就呼着转头向格桑怀里挤蹭而去。腾出手来,从背包里取出给小旦珍准备的小红连帽袄、绣花花仔裤以及彩色小袜袜来递给格桑。  
   老师拍这旦珍的小屁屁说:“今天正好是旦珍的生日。”我欣喜了一阵,凑前想亲亲小家伙,她扭头逃掉了。


小小寿星


我一岁了

    又取出巧克力、牛肉干、糖糖等给其他大孩子们。来前网站的宫老师提醒说这里的孩子最缺袜和鞋,但不收没名堂的现场捐款。可惜我根本背不动如此多的物品前去,只这些小衣服小零嘴已是让白天爬布达拉,观罗布林卡、朝大昭寺、逛八廓街的我肩头生疼生疼的了。最终还是“俗气”地取出花花票票,递给了格桑老师,说是给她也是给小旦珍的,因为之前我知道这些老师得到了好心人资助的每月生活补助费500元,老师们又马上将此微薄的款项捐给曲珍的孩子们了。格桑老师质朴地红起了脸,端得茶才想起让我坐下。从她口中得知小旦珍现在喝新鲜牛奶,因为也怕劣质奶粉的危害,一天的奶钱是5元,这让我明白为什么她现在成小瘦猴了,可望着格桑的诚挚而腼腆的眼睛,我只能说:“以后,小旦珍有什么需要就请联系我吧。”

       我还能说什么呢?面对这位将她看作是自己亲小孩的憨厚女子,我只有在心头酸酸地望着在一边玩着小皮球的旦增,并止不住上前抱她逗她,这一次她笑得很灿烂,眼睛是那么明亮而清澈。离别时我亲了她凉凉的小瘦脸,得到了小舌头在我热热脸庞上清凉的一舔,很甜。


         临走时,又去隔壁屋子看望了其他几个小孩子,有些脸是在网上照片中见过的。

         天色渐暗,刚想出门,送别的格桑老师说到:“孩子们放学回来了。”

         只见一队有大小孩领着的长长的队伍,整齐地着着如七色彩虹般的雨衣,簇拥而来,好不令人触动。格桑老师说,今天刚开学第一天,这些雨衣才用捐款购置的。可见小小曲珍管理得还很井井有条。我请小朋友们暂且停下,将这动心一幕拍下,他们都很安静地站在那儿任我咔咔的按下快门,然后整齐地进院去了。隐约有几个男孩子的声音传来:“再见,欢迎再来...”我听得出这声音很真切,也很无奈。

         格桑老师送至大路边,竟也憨厚得忘了握手道别,我也不忍心见她眼底的那丝不知所措,只道:“有需要,请联系。”便一头扎进了依然喧嚣的街头里去了。我知道在身后依然有小院里74个孤独的童心,里面更有我见得可爱心怜的小旦珍。

       “曲珍”在这群院落里也还未令人皆知,只是默做着孩童的庇护所,而格桑老师对那些成年的孤儿依然无处可去地只能留在这里,以及“曲珍”还没能得到政府合法准发补助的微微叹息声总时时萦绕在我耳边,也只有请一群不见面的好心人为“曲珍”多尽绵薄之力了。而,我想自己是一定会更多关心小旦珍和“曲珍”的,不为了别的,只为那一队七彩归来的身影以及让我心底泛起酸甜的那抹清凉的口水印痕。

       但愿他、她们都好好的,好好的。

  
2009   09   16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本站版权所有: 青藏高原的孩子们网站     站址:上海      E_mail:gnnal@shnu.edu.cn
本站由中网提供网站空间与技术支持,马上申请与我一样的网站